办卡关注微信公众号:【找卡家园】申银策略,每日更新性价比高的运营商官方套餐,帮你找到最合适的流量解决方案。
一、现象呈现:新老套餐资费差距显著
新号套餐低价诱人:
三大运营商推出19元、29元等低价月租套餐,包含数百GB流量及数百至上千分钟通话时长,在推荐平台上极具吸引力。
老号套餐性价比低:
以作者10余年的老号为例,59元套餐仅含5GB流量和300分钟通话,内容远不及19元新号套餐,且运营商以“新号专属”为由拒绝为老用户调整。
二、核心原因:利益驱动下的商业策略
新号拉新:申银策略
低成本获客与长期绑定
展开剩余65%短期优惠吸引用户入坑:
多数新号套餐为阶段性优惠(如6个月或12个月),优惠期后恢复原价。在当前拉新成本高企的背景下,通过短期让利实现用户增长,性价比凸显。
老用户维护:
改套餐成本高与换号壁垒
系统与用户基数压力:
老用户数量庞大(涉及数亿用户),若统一降套餐,需大规模调整系统和套餐规则,操作复杂度及成本极高。
用户换号成本支撑:
老用户因绑定各类账号、社交关系等,换号需承担时间与折腾成本,实际转网或销号比例较低。运营商认为少量用户流失可接受,而维持老套餐体系能保障基础收益。
三、运营商的底层逻辑:
新老用户差异化运营
新用户定位为“潜在长期价值:通过低价新号吸引用户入网,待其成为老用户后,利用换号壁垒实现长期绑定,转化为稳定收入来源。
老用户视为“现有基本盘”:尽管老用户对套餐不满,但因换号门槛高,运营商认为无需为少数用户调整政策,避免因大规模降套餐导致收益受损。
四、结论:
商业本质下的新老用户博弈 运营商的策略本质是“用短期优惠吸引新用户申银策略,用换号成本锁定老用户”。新号的低价是获客手段,老号的维持是成本控制的结果。对于用户而言,日常流量使用需求大的,也是可以薅到不错的羊毛,而老用户若追求更优资费,需权衡换号或转网的成本与收益
发布于:广东省公牛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