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菲律宾掀起了大规模的反腐抗议,整整一周的抗议活动,焦点直指公共工程部的防洪工程腐败问题。菲律宾本就多洪水,防洪设施的建设至关重要,但数十亿比索的工程预算被腐败官员拿回扣江苏配资网,甚至报假账,结果就是防洪设施未能按时建成,老百姓还是在雨季遭遇洪水,房屋被淹,财物被冲走。这种腐败不仅仅是为了钱,更是拿人民生命开玩笑,民众的愤怒也因此达到了极点。
这次的抗议活动不同以往,广泛地动员了社会各界,学生、司机和神父纷纷加入其中。学生担心学校被淹没,无法上课;司机担心交通中断,无法正常工作;而神父看着信徒们家园被毁、失去亲人,心如刀割,无法忍受。这场抗议让人感受到的不只是愤怒,还有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痛心。
抗议活动从9月15日开始,持续一周,热度未曾消减。宿务大学组织了“愤慨日”,师生举着牌子高喊:“别拿我们的安全换回扣!”菲律宾理工大学的“黑色星期一”,不仅批评腐败,还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教育预算。学生们意识到,如果腐败不被根除,任何民生政策都不过是空谈。到9月17日,抗议活动进入高潮,运输工会MANIBELA发动了全国大罢工,司机们拒绝上路,工人们停工,口号响亮:“腐败让穷人遭受灾难,又让我们陷入贫困,调查清楚之前我们不会复工!”
展开剩余65%最震撼的是9月21日的“人民大游行”,这一天恰逢菲律宾“戒严统治纪念日”,这个日期对菲律宾人来说,充满了“专制与压迫”的记忆。将反腐游行与这个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,意味着民众在强烈表达:“如今的腐败,就像当年的专制,都是在欺压老百姓!”为了应对这场规模庞大的抗议,政府紧急将军队置于“红色警戒”状态。
这场抗议能否真正解决问题?答案并不简单,但它所揭示的问题远比“抓几个贪官”更深刻。菲律宾的反腐行动过去常常只停留在查处基层官员,表面上做做样子,然而这次民众要求的却是追根究底:为何防洪资金能被层层刮削?为何工程质量无人监管?为何案件调查这么慢?这些问题指向的不仅仅是个别贪官,而是整个政治体系的透明度和问责制的空洞。如果制度有效,贪官怎么敢将“救命钱”拿走?如果问责有力,政府又怎么敢敷衍了事?
如今,菲律宾面临两条路:要么硬起头皮彻查到底,查清防洪款的去向,追究责任人的责任,哪怕牵出更高层的官员,这样或许能恢复一些民众的信任;要么继续“和稀泥”,依靠军事力量压下抗议,等风头过去继续贪污。但如果选择后者,后果会更加严重。此次抗议活动已经凝聚了跨阶层的联盟,如果民众发现抗议无果,那么下次就不仅仅是游行,而可能是对整个政府的彻底不信任。
历史上,菲律宾曾经举办过数次“百万人民游行”,那些游行迫使政府回应民意。这次的“十亿人民大游行”,或许就是新一轮制度改革的起点。腐败的官员固然可憎,但更可怕的是滋生腐败的土壤。如果政府敢于深挖这个“土壤”,彻底改变现状,那么这场游行或许能够带来真正的变化。如果继续拖延、掩盖,那么民众的怒火只会愈演愈烈,等待政府的,将是更加剧烈的抗议浪潮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公牛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